正確認識和安全渡過新生仔豬的三大轉變
發布時間:
2017-06-08 11:03
來源:
新生仔豬出生時經歷子宮溫暖、舒適和無菌環境,再經過狹窄的硬產道骨盆和緊迫、擠壓的產道,再到產床上或地面上,那里溫度偏低、空氣污濁、刺鼻和充滿各種有害細菌,因此,仔豬一出生就面臨三大轉變,即從溫暖舒適的羊水環境向外界自然環境的轉變,從母體供氧向仔豬自主呼吸過程的轉變,從母體供應營養向自主消化過程的轉變。
1、母體與胎兒的關系
胎兒位于子宮內,營寄生生活,其全部的營養物質和氧氣由母體供給,其所產生的代謝產物也全部由母體帶走。胎兒與母體形成胎盤,胎盤又分為母體胎盤(即子宮內膜)和胎兒胎盤(即尿囊絨毛膜)并形成胎盤屏障,因此,母體與胎兒之間的血管不直接相通。胎盤又借助臍帶與胎兒直接相連,臍帶中有二種血管即臍靜脈和臍動脈,臍靜脈是由胎盤毛細血管匯集而成,其血流方向是由母體流向胎兒,通過這個結構母體源源不斷地將營養物質和氧氣供給胎兒,臍動脈是由胎兒的髂內動脈發出,經腹腔底壁出臍孔進入臍帶,將胎兒體內的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帶走。母豬分娩過程中保護臍帶很重要,確保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給胎兒供應營養物質和氧氣,防止由于臍帶收到擠壓而引起胎兒缺氧、低血糖和體溫下降。
2、充分認識新生仔豬分娩前后的“三大轉變”:
有幸拜讀了許振英教授發表在《養豬》雜志上的“初生仔豬五大應激”,許老總結得非常科學、形象和生動:仔豬初生的一霎那,即面臨五大應激:水生到陸生、不呼吸到喘氣、恒溫到變溫、無菌到有菌、血液供應養分到靠消化吸收。
在此基礎上,本人提出了新生仔豬分娩后的“三大轉變”,與許老提出的“五大應激”有異曲同工之妙,即新生仔豬由羊水環境向自然環境轉變、由母體供氧向胎兒自主呼吸的轉變以及由母體供能向胎兒仔豬攝食的轉變。
2.1?第一大轉變:新生仔豬由羊水環境(溫暖、舒適和無菌的)向自然環境(陰涼、充滿各種應激和細菌)轉變
仔豬在沒有出生前是生活在母體子宮內相對獨立的羊膜囊內,羊膜囊內充滿了的羊水,溫暖、舒適、濕潤,沒有細菌,自由自在。仔豬出生時羊膜囊即破裂,羊水隨即流出,仔豬面臨產道的擠壓,娩出后即面臨復雜的自然環境,晝夜溫差大、干燥、陰冷,到處充滿細菌、病毒和異物,其生存環境相對初生仔豬來說是相當惡劣,非常容易受涼、細菌病毒感染而發生腹瀉。
2.2第二大轉變:新生仔豬由母體供氧向胎兒自主呼吸的轉變
母體與胎兒之間借助胎盤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又借助臍帶與胎盤直接相連。胎兒在子宮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全部由母親供給,此時胎兒自身沒有自主呼吸能力,胎肺也沒有張開,沒有呼吸動作,胸腔沒有一張一縮,沒有氣體交換功能,其全部所需的氧氣由母親供給,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產物CO2也全部由母親帶走。
母體供氧與母豬的呼吸狀態、所處的環境溫度、運動狀態、空氣的潔凈度和氨氣濃度等有密切關系。如果母豬的呼吸系統存在損傷、感染、水腫,母豬出現產前體溫升高、便秘和厭食,所處的環境溫度過高(超過32℃或低于10℃),母豬嚴重的運動不足或運動過度,環境濕度過大、空氣中充滿粉塵或氨氣濃度過高等,都有可能對母豬的呼吸功能產生不利影響。母體的血氧濃度下降就會導致胎兒的的供氧不足。胎兒娩出后要特別注意把鼻腔和氣管之中的粘液或羊水弄出來,擦干凈,確保呼吸道通暢、無粘液、羊水和異物等。
2.3第三大轉變:新生仔豬由母體供能向胎兒仔豬消化的轉變
同樣子宮內的胎兒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由母體供給,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酸、尿素和肌酸酐等全部由母親處理。此時胎兒沒有自主消化能力,胎兒此時采食的羊水和胎便,對水分可以吸收,對胎便沒有消化作用,但可以通過口腔、經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最后以肛門排出體外。
母體供能與母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殘渣的排泄等密切相關。如果出現母豬的食欲下降,表現為厭食、便秘、脹氣、嘔吐和拉黑色糞便等,就說明母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產物的排泄等出現故障。食物的營養水平、飼料原料的粉碎細度、青初飼料的含量、有無充足的飲水、環境溫度變化、飼料的霉變程度、腸道的微生態平衡、有無長期添加脫霉劑或抗菌藥物和母體自身的機能狀態等,都對母體供能產生深遠的影響。胎兒娩出后由于采食無菌的羊水到有菌的奶水,有時胎兒受涼、胎兒自主呼吸沒有順利完成、初乳采食不足、母豬有乳腺炎、乳房水腫、奶水不足或奶水有毒等,將會對胎兒產生嚴重的影響,輕微的造成腹瀉、嚴重的造成死亡。
母體輕微的供能和供氧不足一般不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不會干擾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育,因為母體有優先保證胎兒生長發育的機制,優先分配營養和氧氣滿足其宮內發育。但是胎兒出生后,一切都要靠自己,這三種轉變的應激是非常大的。作為豬場管理者要高度認識到仔豬出生后的三大轉變,只有安全渡過這三大轉變才能有效提高哺乳仔豬特別是出生后3天內的成活率,提高斷奶體重和后期育成率。
3.?如何安全渡過新生仔豬分娩前后的“三大轉變”
3.1?安全渡過新生仔豬從羊水環境向自然環境的轉變
在實際生產中充分認識新生仔豬的第一大轉變很重要,對母豬分娩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了順利的促進母豬正常分娩,安全渡過新生仔豬的第一大轉變,我們應該盡量創造一個少菌環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減少環境雜菌應激,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①要準確判定母豬的預產期,做好接產準備工作。產前3周左右適當控料,添加母豬三寶增進食欲、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產前2周可進行母豬體表、體外驅蟲,這樣減少,減少糞尿中有害微生物;②加強對產房的清洗消毒工作,保持分娩欄舍的清潔、干燥和相對無菌,留足空欄時間(一般要一周);臨產前用溫水對分娩母豬進行徹底清洗和清潔工作,特別是后驅、陰戶、肛門、尾根、會陰周圍和蹄部的清洗、清潔;接產員也要注意自身清洗、清潔工作;③營造一個舒適、涼爽、干燥和安靜的分娩環境,分娩舍的溫度盡量控制在28℃以內、保持良好的通風,特別還應保持分娩舍的安靜和光線柔和等,有些豬場工作人員為了打發漫漫長夜(母豬產子一般在下午或晚上進行),在分娩舍看電視、聽收音機和欣賞音樂等,都有可能對母豬的分娩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準備好接產的用具和藥品如干燥毛巾、結扎臍帶的細線、消毒碘酒、剪牙斷尾鉗、耳號鉗、注射器和速倍治等;④盡早讓娩出仔豬吃上和吃足初乳。母乳中母源抗體可有效保護新生仔豬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初乳中的SIgA可以保護小豬胃腸粘膜,IgG可以對抗病原微生物,提高新生仔豬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每次哺乳前用高錳酸鉀熱水對母豬乳房、乳頭進行擦洗干凈(尤其是產后18小時內),減少新生仔豬直接接觸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⑤增強新生仔豬的輔助抗菌能力。新生仔豬在初生三天內的死亡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與仔豬出生后受涼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自身抗感染能力低下有密切關系。因此,為了避免新生仔豬受涼,可以及時進行必要的常規處理,保持仔豬體表干燥,迅速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干凈、溫暖舒適(33~35℃)保溫箱內;為了避免新生仔豬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提高其自身抗感染能力,強力推薦使用速倍治輔助抗菌和提高自身抗菌能力,即分娩完成后第一時間給每個仔豬肌注速倍治0.5mL,會大大降低初生仔豬三天內的腹瀉死亡率。
3.2?安全渡過新生仔豬從母體供氧向自主呼吸的轉變
胎兒的分娩過程會加重胎兒的缺氧,胎兒出生過程中會發生臍帶擠壓、扭轉甚至撕斷現象,產道狹窄或胎兒過大造成產道對胎兒的過分擠壓,母體的產力不足、胎兒的活力不夠、產道的阻力過大等造成胎兒在產道內停留的時間過長(如產程過長),胎兒的胎位、胎式或胎向不正引起的難產等,使胎兒無法從母體獲得充足的氧氣而加重缺氧。其實胎兒體內血液中的余氧僅能供其在產道內正常生存約5分鐘時間,超時未產出、臍帶收到過分擠壓甚至斷裂等,則會導致胎兒腦部缺氧,窩產弱仔(輕則活力下降、假死)或白仔(重則致死)普遍增加。新生仔豬在腦部缺氧的情況下完成由母體供氧向自主呼吸(肺臟呼吸)的轉變是一大挑戰。
為了順利、安全渡過這一轉變,養豬人要密切注意如下幾個方面:①加強母豬妊娠后期的管理,避免母豬和胎兒過度肥胖、適當增加母豬運動鍛煉心肺功能確保母體供氧充足;②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縮短產程(產程控制在2.5小時內,仔豬出生間隔不超過15分鐘),采取常規助產六字訣(即涼、靜、輸、摩、踩和拉)來縮短產程;及早發現難產預兆并采取緊急助產六字訣(即探、站、灌、常、掏和剖)來解決難產問題;③分娩過程中禁用縮宮素;④胎兒出生后一定要緩過胎兒在產道內長時間、高強度受擠壓引起的缺氧問題。處理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胎兒出生后千萬不要立即斷臍帶、要確保臍帶與母體相連和延長臍帶與母體相連的時間,使仔豬迅速獲得母源能量激活肺臟功能,同時于溫暖、干燥的環境下第一時間用干凈毛巾將體表擦干、用手倒提小豬將鼻腔中的黏液、羊水和異物等擦出,確保呼吸道通暢,順利完成新生仔豬又母體供養向自主呼吸的轉變。
3.3?安全渡過新生仔豬從母體供能向自主消化的轉變
同理,分娩過程也會加重胎兒的缺能,凡是造成胎兒缺氧的因素一般都可以造成胎兒的缺能過程,引起新生仔豬出現低血糖的現象。仔豬出生后,需要繼續通過臍帶輸送營養與氧氣,避免緊急中斷,延長斷臍的時間;同時,盡早讓仔豬吸吮初乳和吃夠初乳對于新生仔豬很重要,此時初乳中主要的成分是免疫球蛋白,獲得足夠的母源抗體保護比單純獲得養分要重要得多。促進母豬產后食欲的迅速恢復、促進母豬泌乳,母豬旺盛的食欲(奶水充足)、堅強的母源免疫力(抗病營養多)和干凈的奶水(炎性因子少)對于安全和順利渡過第三大轉變也很重要。
生產上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①注重懷孕后期母豬營養的供給特別是抗病營養母豬三寶的供給,確保母源免疫力,奶水中抗病營養多;②盡早吃上初乳(3天之內產生的乳汁都可以稱為初乳,產后18小時內的初乳對仔豬最有效,越早越好,記住要把第一滴初乳擠掉)和吃夠初乳(確保每個小豬吸吮初乳50mL以上);③產后高度關注食欲的恢復,產后5天之內逐步提高采食量,5天后正常采食,日采食宜在6~6.5kg,高采食量才能確保奶水充足;④高度關注母豬產后子宮炎-乳腺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發生,母豬分娩完成待胎衣排除后半小時內子宮關注宮炎凈50-100mL(加入3支佐特星)強化產后清宮、鎮痛、消腫、止血和子宮局部抗菌消炎;產后輸液關注加勉和牲力源的使用能迅速補充體能、調節代謝,促進食欲的恢復,同時使用佐特星和VC對抗全身性感染,強化全身性抗菌消炎。這樣處理后奶水中炎性因子少。
總之,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新生仔豬分娩前后的三大轉變,對于娩出后仔豬的飼養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三大轉變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從強化細節管理來降低這三大轉變對于新生仔豬的影響,是每個豬場管理者必須考慮的問題,轉變的好壞直接影響豬場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成績。